演变—中国当代艺术展

路德维希美术馆,科布伦茨,德国
2008.11.09 – 2009.01.09

新闻稿

“演变”(CHINA’S REVISION)中国当代艺术展是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在德国展现。经历了十几年,如沧海桑田,中国当代艺术早已发生了激烈的变化。如果说,1990年代以前中国当代艺术集中表现了政治话语,那么近些年间,艺术家进入到了多元化的艺术观念和风格,创作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和媒介的多样性。1997年,又一个引起重要反响的中国当代艺术展“中国!”在德国波恩举行。那时,参展的艺术家中已经有一批早已跃上国际舞台,成为重要艺术家,也是世界上众多重要展览追逐的对象。但是展览仍然集中体现了欧洲人对中国艺术片面的理解。

此次在德国科布伦茨路德维希美术馆举办的“演变”展览,充分表达了这种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可能性。从身份上看,这里面有受到深厚的学院影响的艺术家——刘小东、夏小万、陈文骥,他们至今仍然在美术学院担任教职,有继续以宋庄为创作基地的艺术家——方力钧、岳敏君;有长期旅居海外的艺术家——严培明、江大海、杨起、徐冰;也有代表了中国新生力量的艺术家季大纯、王光乐、高磊、牟柏岩。

这些艺术家中,除了年轻艺术家外,大多是中国当代艺术历次重要事件的亲历者。比照他们的旧作和新作,就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变化。比如,刘小东的近作已经脱离了对照片的依赖,其照物直写的方式加强了绘画中的现场感受。夏小万离开了平面绘画的表现方式,利用玻璃切片呈现出立体效果。陈文骥虽依旧痴迷于对客观形物的抽象化表现,但作品内愈来愈充斥着禅学的玄机。方力钧和岳敏君早期都以大人头闻名,而二人的近作一个转向细小昆虫,小婴孩,一个倾向儿童画般的稚拙。似乎都在考虑哲学问题,补“八五新潮”的课。

许多介入过1980年代艺术运动的艺术家在80年代中期和后期都移居海外,他们的艺术活动基本上在海外。由于失去了中国的现实性,更长于反思传统的审美和价值,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符号成为他们挪用和创造的对象。徐冰、江大海、杨起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而严培明试图利用李小龙、毛泽东等中国符号创造一种世界语,他的“国际风景”系列正是这个努力的成功代表。

公众号名称:ayegallery